社会实践专题报道||“坚守革命信仰,传承红色基因”—英国威廉希尔公司传承红旗渠精神社会实践团赴红旗渠参观学习
“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 一曲民谣,勾勒出林州历史上干旱缺水的悲惨图景。受气候、地理、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林州素有“十年九旱”之称。红旗渠建设开始,叫“引漳入林工程”,滚滚漳河水流到了林县边上,浪花拍打着林县的大门,极大地振奋着林县人继续修渠的热情。正是这种修一段、成一段的分段施工模式,才使得红旗渠的建设能前后坚持10年之久,并最终得以全线贯通。在一次林县县委扩大会议上,引漳入林工程被赋予了一个更催人奋进的名字——红旗渠。
7月6号周二,在王玮和阮子豪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赴红旗渠社会实践团四名成员来到安阳林州红旗渠,去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实地感悟林州人民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并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传承红旗渠精神,比如实践队员随身携带塑料袋捡拾地上散落的垃圾,为红旗渠的环境保护献出一己之力;其次,实践队员在青年洞前进行团员宣誓,通过重温入团誓词,牢记初心,努力向社会主义新征程迈进。
那么有同学就会问了,红旗渠有哪些英雄人物呢??青年洞又有怎样的由来呢?下面跟着实践团成员一起来了解下吧。
实践队员进入红旗渠纪念馆后,面对眼前的开凿雕塑,一幕幕情景浮现在脑海里,让人联想到当年的开渠艰辛, 大家无不感慨万千。其中一位英雄人物令实践队员印象深刻,在修渠过程中,有这样的一个说法,男的要学“孙占元”,女的要学“刘胡兰”。在修渠工地上男青年组成了“孙占元”突击队,女青年组成了“刘胡兰”突击队,展开了劳动竞赛。孙占元是林州市临淇镇占元村人。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中,担任排长的孙占元在双腿被炸断,子弹打光的情况下,拉响手榴弹与7名敌人同归于尽。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在纪念馆中,还展示着像吴祖太、李茂德等年少牺牲的共产党员,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红旗渠工程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成为修建红旗渠工程的烈士。
青年洞是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的核心,也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在青年洞前面,是《山碑》摄制组于1990年请李先念先生题写的片名。《山碑》是一部反映林县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发展三部曲的电视片。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将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教育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当年修建红旗渠,改变干旱缺水面貌的艰苦奋斗历程,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挥红旗渠精神。在青年洞前,面对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王玮老师带领实践队员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劈开太行山,修建红旗渠,是林县人民从根本上改变干旱缺水的大胆创举。六十年代初,正是国内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外反华势力卡国人脖子的困难时期。林县县委既面临着资金缺乏,物资、粮食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困难,又面临着一些压力、指责,甚至受处分的严峻考验。县委“一班人”靠着彻底的唯物主义态度,靠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靠着全县干部群众的坚强团结,无私无畏,迎难而上,坚持到胜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此次红旗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林州人民开山引水的艰辛与不易,当时条件艰苦,地形复杂,如果不是林州人民的精神力量强大,是不可能建成的,同时实践队员也认识到红旗渠的伟大,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墙高4.3米、底宽3米,引水量20立方米/秒。被誉为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的壮举。红旗渠精神虽然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但其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本质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要把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把“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与“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相结合,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在“无私奉献”中。弘扬红旗渠精神,就应该把这种精神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红旗渠是一座不朽的丰碑,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